从组织系统到战略规划:六好模型的整体视角配资市场最简单三个步骤
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,企业持续面临战略定位、执行落地和组织协同的系统性挑战。“六好模型”为此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框架,将组织发展分解为六个相互关联又彼此增强的维度:选好路(战略体系)、搭好台(治理体系)、布好阵(组织体系)、用好人(人才体系)、分好钱(激励体系)和造好势(文化体系)。
“六好模型”由管理学者刘善武教授提出。刘善武基于美世咨询公司组织效能模型的“五横四纵”框架,结合自身多年管理咨询实践经验,创新性提出了六好模型。美世的“组织效能模型”侧重于诊断和评估,“六好模型”则在效能基础上,更强调进化和成长,为企业规划路径并提供持续动力。
刘善武
这个模型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系统性和动态性。它不仅关注各个模块的独立运作,更强调模块间的相互协同和整体效能。在这个系统中,"选好路"作为起点和基础,为其他五个模块提供方向和指引,而其他模块又反过来支撑和保障战略的落地实施。
展开剩余87%今天,我们将深入探讨"选好路"模块中的战略规划环节,并结合华为公司的实践案例,揭示如何通过系统性的战略规划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。
六好模型
选好路模块:战略管理的三个层次
"选好路"模块包含三个紧密衔接的环节:战略规划(确定方向)、战略解码(明确路径)和战略执行(确保落地)。这三个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战略管理闭环,其中战略规划是整个过程的起点和基础。
战略规划要回答三个根本性问题:第一,我们应该去向何方(方向选择);第二,为什么要去那个方向(决策依据);第三,我们凭什么能够到达(能力基础)。这三个问题的答案质量,直接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成败。
战略规划深度解析:华为的实践智慧
华为战略规划的系统方法论
华为采用业务领先模型(BLM)作为战略规划的核心框架,这个模型强调从市场洞察到业务设计的完整逻辑链条。华为的战略规划实践有几个突出特点:
1. 强调深度市场洞察
华为要求所有战略规划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市场洞察基础上。其独特的"五看"方法包括:
- 看行业/趋势:分析技术发展方向和行业演变规律
- 看市场/客户:研究客户需求变化和市场规模
- 看竞争:分析竞争对手策略和能力变化
- 看自己:客观评估自身优势和短板
- 看机会:识别市场机会和潜在威胁
案例:华为手机业务的战略转型
2011年,华为通过深度市场洞察发现:功能手机市场快速萎缩,智能手机时代来临;消费者对高品质手机需求强烈;运营商渠道占比过高,存在风险。基于这些洞察,华为制定了"从B2B到B2C"、"从低端到高端"的战略转型,最终成就了Mate和P系列的成功。
2. 坚持战略定力与灵活性平衡
华为在战略规划中强调"方向大致正确,组织充满活力"。一方面保持战略定力,长期投入;另一方面建立战略刷新机制,定期调整。
六好模型
案例:华为云服务战略
华为在2017年确定云服务战略方向后,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投入,但同时每半年进行一次战略复盘和调整,根据市场反馈及时优化业务模式和发展路径。
3. 注重战略与组织能力匹配
华为在战略规划过程中特别关注组织能力与战略要求的匹配度,通过"差距分析"明确需要补齐的能力短板。
战略规划的组织保障机制
华为建立了完整的战略规划组织保障体系:
战略决策机制
- 设立集团战略委员会,由轮值CEO和各领域专家组成
- 建立分层级的战略决策权限体系
- 推行战略决策责任制
战略管理流程
- 年度战略规划周期:春季规划(3-5年战略)、秋季规划(年度业务计划)
- 季度战略复盘机制:定期检视战略执行情况
- 战略调整流程: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战略
战略管理工具
- 采用BLM、BEM等专业战略工具
- 建立战略管理信息系统
- 开发战略分析工具和方法库
战略规划的最佳实践框架
建立系统化的战略思维
1. 培养战略思考能力
- 定期组织战略研讨会和工作坊
- 鼓励跨部门战略对话和碰撞
- 建立战略信息收集和分析体系
2. 运用科学的分析框架
- 结合多种战略分析工具(SWOT、PEST、五力模型等)
-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
- 进行多情景规划和压力测试
3. 建立组织学习机制
- 定期进行战略复盘和经验总结
- 建立战略知识管理系统
- 培养内部战略专家队伍
确保战略规划质量
1. 基于事实和数据
- 建立市场情报收集系统
- 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
- 定期进行客户洞察研究
2. 强调系统思考
- 考虑各种因素的相互关联
- 评估战略的系统性影响
- 制定配套的支持措施
3. 注重可执行性
- 评估资源保障程度
- 考虑组织能力匹配
- 制定详细的实施路径
华为战略规划的启示与借鉴
成功要素分析
高层 commitment
- 任正非等高层领导亲自参与战略规划
- 建立战略决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
- 保证战略资源的持续投入
系统方法论
- 采用科学的战略规划方法和工具
- 建立完整的战略管理流程
- 培养专业的战略规划能力
组织保障
- 设立专门的战略规划组织
- 建立战略与绩效的联动机制
- 营造重视战略的组织文化
可借鉴的实践
1. 战略规划流程化
- 建立年度战略规划节奏
- 制定标准化的规划流程
- 采用专业的规划工具和方法
2. 战略决策民主化
- 鼓励多角度思考和辩论
- 建立集体决策机制
- 保证决策过程的透明度
3. 战略管理系统化
- 将战略与预算、绩效、激励挂钩
- 建立战略执行监控体系
- 定期进行战略评估和调整
结语:战略规划的艺术与科学
战略规划既是科学,也是艺术。作为科学,它需要系统的方法、严谨的分析、规范的流程;作为艺术,它需要直觉的判断、创新的思维、勇敢的抉择。
华为的实践告诉我们,优秀的战略规划需要:
深度洞察:基于事实和数据,而非主观臆断
系统思考:考虑各种因素和相互关系,而非孤立决策
长期视角:着眼未来趋势,而非短期利益
执行导向:考虑实施可行性,而非纸上谈兵
通过六好模型的"选好路"模块,特别是其中的战略规划环节,企业可以建立系统性的战略管理能力,为持续发展指明方向,真正做到"方向大致正确,组织充满活力"。
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,战略规划的重要性更加凸显。它不仅是选择做什么,更是选择不做什么;不仅是确定方向,更是配置资源;不仅是制定计划,更是建立适应能力。只有做好战略规划,企业才能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定力,实现持续健康发展。
增长新逻辑配资市场最简单三个步骤
发布于:广东省旺源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